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红色记忆 > 照金故事

“苏币” ——陕甘边苏区经济建设的见证

来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2-04-20 16:30 浏览次数:

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甘肃南梁成立,年仅21岁的习仲勋同志当选为主席。这一时期,习仲勋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领导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边苏区发动的多次“围剿”,同时,还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经济,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


为繁荣边区经济、发展生产、促进物资流通,在习仲勋的倡导下,苏维埃政府恢复和开设了集市,虽然赶集的人很多,却因商品价值与价格的难以对称造成了成交困难,集市的生意也慢慢冷清下来,出现了低潮。对此,习仲勋高度重视,多次深入集市、走访群众,查找问题原因,终于摸清了底细。原来是群众吃够了国民党钞票的苦头,今天到手的票子明天可能就不顶用了,再加上小物件销售有实际困难,因为少有零钱促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习仲勋决定自己动手,设计印制货币,建立苏维埃政府的金融货币体系。


但是,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既没有纸张,也没有印钞机器,怎么印制货币?习仲勋和刘志丹一起琢磨……没有印钞机器,就刻制木板印刷货币;没有纸张,就用粗布代替制成布币;怕布币褪色,就在印刷好的布币上刷麻油,用热油处理;缺乏技术人员,就从敌占区“请”人才上“梁山”。


陕甘边革命根基地发行的布币


当年,这项工作复杂繁琐难度大。有好心人劝习仲勋说:“习主席,我们自己制作货币的条件还不成熟,市面上不是有现成的货币吗?先将就几年再说吧”。习仲勋笑了笑说:“是啊,但那些都是国民党发行的钞票啊,我们既然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府,就应该有自己的货币,万事开头难嘛,怕什么,将来连天下都是人民的啊”,在习仲勋和苏维埃政府的带动下,群众积极出力献策,终于用手工制成了“油布币”,因为这是苏区自己的货币,人们便把“油布币”称为“苏币”。


“苏币”是采用木刻板印在白布上,然后盖上边区苏维埃政府财政委员会的印章,涂以桐油而成的,其上端框内写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中间框内有镰刀斧头图案,左右两侧的框内分别印有“提高工农生活”“随时兑换现金”字样。总共发行3000元,票面有“壹角”“贰角”“壹元”“贰元”等五种票面。


由于“苏币”币值稳定可随时兑换,每拾角相当于白洋壹元,面额实用且携带方便,很受群众认可和欢迎。没多久便在市面上站稳了脚跟,极大地活跃了根据地的市场流通,有效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为繁荣边区经济奠定了扎实基础。


陕甘边苏区苏币因为发行时间短暂、流通范围小,现存极为稀有。但它却是习仲勋等领导人为推动边区经济建设,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所做努力的实物见证,为苏区的政权建设,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在我党红色货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网站编辑】业务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