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2-03-25 16:24 浏览次数:次
这张黑白照片陈展于照金纪念馆二楼的习仲勋个人展区,是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主持西北党政军工作时的剪影,身旁是他的秘书张志功。照片中的他像往常一样正在神情专注地工作着,这张普通的照片背后,是他三保古城墙、用情至深的人生。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告别旧中国!建设新社会!”这是当时最时兴的口号。在这种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不少人提出拆除西安古城墙的建议。
按照今天保护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明的战略眼光考量,拆除两千多年古都城墙,简直是胆大妄为,荒谬无极。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却是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人民告别旧时代最现实的表现。这一年的秋天,习仲勋在主持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专门把拆除西安古城墙问题列为专题。但令与会者没有想到的是,习仲勋态度坚决,明确指出城墙不能拆,文化历史是不能臆造的,文化根脉是不能断代的。在那个新旧更迭的年代,能违背多数人意愿,旗帜鲜明提出“不能拆”的意见,是需要多大气魄、多大胆量的啊!在习仲勋的坚持下,《禁止拆运城墙砖石的通令》随即发布,西安古城墙逃过一劫,得到保存。
几年后,“大跃进”之风席卷全国,北京城墙轰然倒塌。在各部门、学者激烈讨论后,西安市人民委员会再次作出了拆除古城墙的决定。面对轰轰烈烈的拆城运动,文物学者紧急致电国务院。刚刚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看到电报后很是着急,立刻让办公厅致电陕西省和西安市城建部门停止拆除城墙。195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西安城墙在“大跃进”的浪潮中又一次挺了过去。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虽然国务院工作复杂繁忙,但习仲勋对文物古迹的关注从未放松。改革开放初期,新华社的一篇内参反映了西安古城墙遭受破坏的情况,习仲勋阅后心急如焚。他让秘书给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打电话,要求从文物保护层面责令他们认真查证并迅速出台文件加以约束。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按照习仲勋的批示,于1981年12月,形成了《请加强西安城墙保护工作的意见》,1982年8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古城墙的通告》,1983年2月,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成立,西安古城墙不但得到保护,而且保护工作也从此走上了正规化、法制化之路。
三次厄运,三次化险;三份文件,三次守护。风云激荡中,习仲勋始终坚持着“把文物留给后人”的质朴想法,他深知西安古城墙是人民从压迫走向幸福的见证,是劳动人民汗与苦、血与泪的凝聚,是劳动人民从旧社会走向新中国的见证,更是中国千年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在,古城墙已经成为西安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靓丽名片。今天,看着威武雄壮的古城墙,老陕们激动万分,异口同声,说多亏了“习仲勋三保西安古城墙”,才有了这千年历史在新时代的辉煌。更感知到他那颗在政治风云中坚守真理的初心,是何等的宝贵与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