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红色记忆 > 照金故事

《根据地建设十大政策》之土地政策

来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2-03-02 16:26 浏览次数:

1934年,习仲勋同志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亲自领导制定了《根据地建设十大政策》,其内容涵盖了土地政策、军事政策、财政粮食政策、统一战线政策、民政劳资政策、文化教育政策、知识分子政策、肃反政策、廉政政策和各项社会政策。


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前,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的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就已经开展了以打土豪、分浮财、废除地主债权等为内容的打富济贫斗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积极动员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分配运动。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按照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和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决议案》精神,结合陕甘边地区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土地革命的政策法令。主要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牛羊、粮食、庄宅和其他财产,没收富农封建剥削的部分土地、财产,分配给贫雇农或缺少土地、耕畜的中农;地主家庭中参加劳动的成员,也留给其保障基本生活的土地和财产。


但是,土地革命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经历了异常的艰难曲折。刚开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长是张步清,横山县人,逃荒来到南梁。本来家境贫困,但在分配土地时,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大改变,开垦了大片荒地,还雇工从事耕种。从此以后,张步清对土地革命斗争表现得不积极、不热心。当刘志丹批评他时,他辩解说自己是“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还说“地主、富农和我一样,有什么可以分的?”。刘志丹听了非常生气,对习仲勋说:“这样的人当土地委员长,土地革命能搞下去吗?马上把他撤换掉!”习仲勋和革命委员会经过研究,撤销了张步清的土地委员长职务,选派工作积极认真的李生华担任,土地分配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陕甘边区的土地革命,消灭了千百年来存在的封建剥削制度,解决了农民最迫切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贫苦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农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根据地建设十大政策》像胜利的曙光映红陕甘高原的山山水水,把苏维埃的种子传播到中国西北部,有利促进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及根据地建设的顺利进行,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苏维埃政府成为陕甘边人们心中最温暖的太阳,由西北革命摇篮照金发展而来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贫苦群众向往的最好的地方。

【网站编辑】业务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