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03 10:07 浏览次数:次
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白西胜
20世纪8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叫《小马过河》,详细内容已记不清了,但王老师向我们所展示的《小马过河》那张插图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包括王老师引导我们阅读的方式方法启迪了我,并影响了我的一生。
《小马过河》讲述的是小马在听了老牛“水很浅”和松鼠“水很深”的话后,犹豫不决不敢过河,后来在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下,大胆尝试,最终蹚过了河。故事中,小马驮着麦子,插图上小马背上确实有个口袋,站在河边犹豫不决、左右徘徊。
王老师在整个小学教学工作中,不仅教我们读文识字,更是启发我们从小要养成多阅读和勤思考的习惯。王老师就《小马过河》的插图启发我们:小马是不是可以驮着其他东西?过河之前小马是不是还遇到了其他动物?它们又告知了小马什么信息……课后,我将自己无限丰富的遐想与王老师进行了沟通汇报,得到了她的表扬与肯定。后来,我又按照王老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要求,在广泛阅读、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随时随地记录下来。慢慢地,我的写作能力由“模仿型”逐渐转变为“创作型”。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我的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整个学生时代,包括上大学期间,我的习作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工作中,我的征文也屡屡获奖。目前回忆录已经撰写了近百篇,特别是回忆录中的诸多小篇幅、小片段,与同龄人产生共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应该说阅读不仅仅影响和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在我的带动和引领下,也影响到我的孩子。
儿子小的时候,我和他妈妈经常给他讲故事,但我们的讲法与诸多家长不同。刚开始,我们也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给儿子讲《小马过河》,一遍又一遍,再加上童话书上精美的配图,儿子很快熟悉了《小马过河》的内容。小孩子的记忆如同白纸上所画的简单线条,晚上睡前的必修课上,只要你讲的情节稍微与《小马过河》内容不符,儿子就迅速打断“爸爸,你讲错了,应该是……”即使这样,我还是故意按照王老师当初启发我的方式方法,刻意逐步去修改和完善《小马过河》的内容,比如小马第二次过河前,小猴子让小马给生病的外婆捎几个桃子,以体现助人为乐,小鸭子在河中受到鳄鱼欺负时,小马挺身而出,以体现除暴安良……再比如小马驮盐巴和棉花过河时,不注意方式方法,驮盐巴过河时发现越来越轻,上岸后盐巴所剩无几,驮棉花过河时发觉越来越重,几乎被淹死……当然,我们在修改和完善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也会不失时机地将动画片中一些最新的人物如黑猫警长、奥特曼、光头强等叠加进去,在丰富故事内容的同时,拓展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孩子从小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这也为他后来争当学生干部、找工作面试、迅速成长为单位骨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自古以来有很多很多,比如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但我还是更喜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尤其喜欢那个“破”字,它本意为“突破”,除此之外,我还将它理解为“打破”,即打破常规。但这只是理解上的差异,而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积极践行孔子的“学与思”的思想,只有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将学与思充分融会贯通起来,才能达到阅读的最佳境界。
还记得那篇题目为《酒》的高考满分作文吗?整篇文章没有一个酒字,却把酒描写得出神入化,“成败”了历代英雄豪杰,“醉倒”了所有阅卷老师。关于读书的好处,我就不再多说了,得赶快去“破万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