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本市要闻

市委编办三维发力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6-21 16:21 浏览次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市委编办立足职能定位,主动融入发展大局,通过“机构+编制+人才”三维发力,为全市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支撑。

优化机构职能,构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强化统筹领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整合乡村振兴局和农业农村局相关机构职能,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市县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构建协同高效的“三农”工作新格局,有力保障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协同推进。重塑基层架构。以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遵循“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推行“5办2中心1队”模式,紧紧围绕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4大核心职能,系统重塑基层治理组织体系。突出党建引领。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单独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工作力量,强化各级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构建乡镇党委统揽协调、村党支部牵头落实的工作格局。优化“三农”服务。在所有乡镇和涉农街道统一设立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明确赋予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集体资产监管等职能,打造“一门式”服务平台,推动乡镇机构职能向乡村振兴聚焦。

统筹编制资源,夯实乡村治理“底盘根基”。推动编制下沉。着力强化乡镇(街道)力量建设,破解基层人员短缺、结构不优等难题。通过盘活存量、跨系统调剂等方式,精准投放编制资源至乡镇一线。2024年机构改革期间,将市、区县行政执法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以20%的比例下放到乡镇(街道),共下沉事业编制48名,有效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创新编制管理。指导宜君县通过提留编制、盘活待分配编制等途径,统筹15名行政编制,建立乡镇(街道)行政编制“周转池”,为重点产业发展及队伍结构优化提供精准编制保障。优化用编计划。坚持“应补尽补”原则,在年度用编计划下达中优先保障基层一线用编进人需求。2024年以来,共为基层一线下达编制使用计划384名。

强化人才保障,激活乡村发展“源头活水”。精准招引高层次人才。深化“吾铜引凤”人才专项行动,依托建立的人才编制“周转池”,提升人才招引质效。将乡村振兴领域招引的13名高层次人才全部纳入周转编制保障范围,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其中农业领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标准化养殖等方面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取得显著成效。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大力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计划,近年来已为乡村定向培养和输送全科医生等专业人才40余名。持续开展归雁人才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多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兴业,为乡村发展增添新动能。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在落实好乡村振兴人才职称晋升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对长期扎根乡村的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创新实施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的职称评审政策,2024年全市17名乡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有效增强了乡村人才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网站编辑】照金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