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本市要闻

产业潮涌逐浪高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17 18:25 浏览次数: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的兴衰往往与产业变迁紧密相连。铜川,这座曾经依靠传统资源的城市,正以破局者的姿态,在产业转型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铝产业作为铜川的传统产业,以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核心,打造“煤—电—铝—铝精深加工”全链条,历经多年发展,成为陕西最大的铝材加工聚集区,2024年产值占全市工业的33%,撑起经济发展的“半边天”。

新兴的光电子产业则是铜川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自2018年澳威激光入驻,借助政策扶持与产业布局,30多家企业纷至沓来,构建起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远销海外,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6.8%,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装备制造业也在稳步前行,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中环机械等企业的产品入选省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为铜川经济多元化发展添砖加瓦。

铜川的产业发展,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动样本。立足自身优势,依靠创新驱动,铜川正朝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步迈进,未来必将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外景 本报记者 张创摄

陕西铜川东铭车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检查生产线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张创摄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壮阔浪潮中,铜川,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聚焦铝基新材料、光电子、装备制造等领域,奏响了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激昂乐章,以全新的姿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

铝基新材料延链强链 铸就循环发展新典范

以光阴的力量,见证我市铝基新材料产业十五年的韧性成长。

时间回溯到2010年:铜川成立了“煤—电—铝—铝精深加工”联产联营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丰富的煤、电、铝等资源,开始探索“用煤发电、用电炼铝,到铝精深加工”的循环发展路径。

筚路蓝缕15年后的今天:铜川已成为陕西最大的铝材加工产业聚集区、陕西战略支持和重点布局的高端铝产业基地。同时,铝基新材料产业链,成为全市产值最大的产业。

一块铝矿石可以变成什么?

2月14日,市两会刚刚闭幕不久。记者走进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寻求答案。在这里,一块铝矿石演绎着“七十二变”,散发出强大的“磁场效应”。

铝合金门、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铝制古典样式阳光房、橱柜……铭帝集团有限公司多样化、定制化产品不断满足着消费者需求。

一块块铝锭经过陕西达美轮毂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后,变身汽车轮毂“驶向”世界各地。

大秦铝业年产10万吨高品质变形铝合金铸锭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军事、船舶、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

山河丽年产5万吨航汽铝板带项目落地以来,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更好、品类更多、市场竞争力更强。

……

铝基新材料产业链何以稳站全市产值“C位”?

我市按照高端化、前沿化发展思路,主动融入全省产业布局和产业体系,编制了《铜川市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成功举办了两届铜川市铝产业发展大会,挂牌成立了陕西省铝业协会,建成了省级铝及铝合金特色专业园区,精准对标航空汽车、军工电子等用铝需求,培育了陕建铭铝等6户国家级铝材加工高新技术企业,铭帝集团成为全省铝镁深加工产业链省级“链主”企业,15米超长氧化电泳的表面处理生产线排名亚洲第一。全市铝产品已由单纯电解铝延伸扩展到铝板带箔、工业型材、汽车轮毂、光伏支架、轨道交通等10大类20余种。2024年,全市铝基新材料产业链规上企业15户,在建产业项目20多个,完成产值180亿元,增长12.3%,产值占全市工业的33%。

光电子创新驱动 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潮流

在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陕西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有序运转,身着防静电服的工人专注地操作着设备,一颗颗光通信隔离器和激光器在这里诞生,它们将进入华为供应链,甚至远销欧美日,为全球光通信领域贡献铜川力量。

2018年,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入驻,如同一束光,点亮了铜川光电子产业发展的征程,拉开了光电子集成产业建设发展的大幕。彼时,铜川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正积极寻求转型之路,光电子产业成为了新的希望之光。

“当时决定来铜川,一方面是看好这里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园区的服务让我们很安心。”澳威激光公司副总经理张彬回忆道。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铜川,澳威激光迅速发展壮大,团队从最初的30人扩充到如今的200人,研发投入逐年递增,产品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还打破进口依赖,成功进入多家知名企业供应链。

而在同一片园区内,产业链上游的陕西铟杰半导体有限公司同样成绩斐然。2021年1月,随着第一根具有陕西铜川原产地标志的磷化铟多晶棒诞生,铟杰半导体成功打破国外垄断限制,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纯磷化铟多晶材料生产基地。

在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处处能感受到光电子产业的蓬勃生机。陕西誉品实业的金属精密蚀刻及光学镀膜项目,自主研发的第三代SUS304基材遮光片,迅速打开市场;光电子产业链的下游代表企业日月芯半导体当年投产、当年入规,芯片测试系统云平台项目还荣获了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三等奖。

为推动光电子产业发展,我市抢抓纳入陕西光子产业链“一体两翼”总体布局机遇,积极承接陕西省“追光计划”,依托铜川光电子集成产业园融合化前沿化发展光电子产业,链式布局光电产业项目,聚集了澳威激光、日月芯、誉品实业、铟杰半导体、宇腾氮化镓等30多家光电子企业,产品涉及光子晶圆、激光器、磷化铟材料、遮光片、氮化镓器件等,初步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条,成长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如今,落户铜川的企业纷纷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亦初步形成从设计研发、原料制备到生产应用、检测封装的完整光电子集成产业链。2024年,全市光电子产业链规上企业18户,完成产值13.94亿元,同比增长26.8%,增加值同比增长39.2%。

站在新的起点,铜川光电子产业正蓄势待发。未来,铜川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链条,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让光电子产业成为这座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名片,在新时代的经济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春节后复工复产以来,铜川的装备制造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走进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陕西铜川东铭车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佼佼者,在新能源电动车桥和重型汽车零部件领域不断发力。其现代化生产线上,工人们熟练操作设备,高精度的零部件有序产出。近年来,东铭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产能大幅提升,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随整车出口至欧美、东南亚市场,为铜川装备制造业赢得了国际声誉。

我市通过规划布局、政策牵引、产业植入和项目带动,坚持集群化、基地化发展思路,谋划建设了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绿色铸造、表面处理、智能制造等4个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园,聚集了汉德车桥、华盛鼎铸、赛骏汽车、辽峰模具、铜煤机等30多家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持续深化与陕汽、汉德、比亚迪等省内龙头链主企业配套合作,引进布局内饰外装、汽车“三电”及轻量化零部件等配套项目;玲珑轮胎、黑马中航玻璃等15个重大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车轮垂直集成、车桥系列总成等支链配套体系已初步建立。

通过整合资源,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了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市已成为陕西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规划布局多点支撑城市之一;实施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首台(套)引领工程中环机械巷道铣刨机获批省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辽峰模具精密生产线填补了我市数控机床行业空白。据统计,2024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45户,完成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18.5%。

展望未来,铜川装备制造业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向着更高端、更智能的方向迈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铜川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铝基新材料、光电子、装备制造,各个产业在铜川相互交融、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铜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在未来的发展中,铜川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铝产业方面,持续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打造绿色铝基新材料产业链;在光电子产业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在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同时,铜川还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铜川正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


记者手记

在一隅之进中窥见一方发展。铜川在产业发展上的探索与实践,为城市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聚焦铝基新材料、光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铜川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铝基新材料产业,铜川凭借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从资源到产业的高效转化。历经15年,从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成立,到成为陕西铝材加工产业聚集区,铜川的铝产业实现了从单一电解铝到多品类深加工的跨越。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光电子产业的崛起,则彰显了铜川创新驱动的发展决心。从澳威激光的入驻开始,铜川积极培育这一新兴产业,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政策支持与园区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企业在创新中不断突破,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走向全球。

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定位,精准施策。政府通过规划引领、举办产业大会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搭建平台,培育“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同时,注重创新能力提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市两会发出了接续奋斗的总动员。展望未来,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拼经济、谋发展,不断深化产业发展成果,持续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走稳走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

【网站编辑】照金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