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红色记忆 > 照金故事

【红色记忆】张亚东回忆先辈往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28 13:13 浏览次数:

2016年10月,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铜川市委在照金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陕甘边照金苏区与两点一存”研讨会。会议期间,我见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张邦英的儿子张亚东先生。

 研讨会结束后,我陪张亚东回了一趟他的老家泥阳村,去了他祖父张继周的墓地。张亚东祭拜后,给我讲了他父亲和祖父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他说,他父亲张邦英生前曾讲过,张家世代农民,祖父张继周排行第三,忠厚、耿直、勤劳、俭朴,每日辛勤劳作,总是企盼家里人有一天能过好日子。农闲季节,祖父就和本村人一块起早贪黑,赶着牲畜到铜川、宜君、富平、三原以及甘肃正宁等地驮运粮、煤、瓷器,赚点零钱以补贴家用。

张亚东说,父亲张邦英早年求学西安时即投身革命,积极参加学运,并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之下,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返回家乡耀县从事地下 斗争,于1932年冬担任中共耀县县委书记。这期间,父亲指派专人昼伏夜出,经常给照金苏区的红军游击队送情报,购买根据地所需的油印机、纸张、药品等物资,并为他们输送急需的干部和战斗人员。我们家由此成了秘密交通站、情报站、物资供应站,为照金苏区的创建做出了贡献。

1933年7月21日耀县起义后,父亲张邦英率领耀县游击队上了照金,身份完全暴露。从此,国民党县政府经常派民团及当地反动恶势力去泥阳堡家里抓我父亲,但每次都扑空。记得在1934年,父亲随红四十二师部队向南行动,在途经本乡、本村时,在他的指引下没收了一部分豪绅、地主的大牲畜和财产。当时祖父觉着这给家里闯下了大乱子,连忙找到部队对父亲说:“县上有好多人讲,你已经被打死了,将头挂在咱村边的大路旁。许多亲戚都不敢来往了,我也不能在家里呆了,一定要跟你们部队走不可。”经过父亲再三劝说才回去。不多时,祖父即被反动当局以其子为“匪首”的罪名,逮捕入狱,“以儆效尤”。祖母不得不住在城里的一个姐姐家中,给祖父送水送饭,受累受惊不久去世,闹得一家人苦不堪言。直到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国共再次合作,一致抗日,祖父才安定下来,继续靠种地为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破裂。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我党为取得全国胜利,主动放弃延安。国民党当局又派人到我家里,叫爷爷给我父亲捎信,赶快回家自首。父亲当时转战陕北,音信全无,祖父也不知父亲的死活,但国民党民团赖在家里不走,日夜逼问祖父父亲的去向。在民团不断地严刑拷打逼问下,祖父不堪屈从,跳井身亡。噩耗传来,已过去半年之久。父亲欲哭无泪,他知道,革命总是要付出牺牲的……

讲到这里,亚东和我都已眼含泪水。我们的父辈都曾为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懈奋斗,作为后辈人,我们也相互鼓励,一定要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为国为民奋斗终生。

 (本文转自耀州史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许惠茹

【网站编辑】许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