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视频展播

【照金纪念馆微课堂】第二十九讲:闪耀的红星——陈学鼎

来源: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0-08-25 11:40 浏览次数:

本期主题:《闪耀的红星——陈学鼎》
讲述人:姚芳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m3141ynr4pp.html?start=0

  各位观众,大家好!本期照金纪念馆微课堂由我为您讲述《闪耀的红星——陈学鼎》。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在照金这片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陕甘边革命史诗,铸造了照金精神。今天我为您讲述的这位英雄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陈学鼎。
  1906年,陈学鼎出生在耀县寺沟乡一户贫苦百姓家中,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1931年秋陈学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发动群众进行了“五抗”运动,还成立了“中共阿姑社党支部”,建立了一支50余人的赤卫军。1932年2月陈学鼎以国民党耀县东区区长的身份为掩护,积极投入到地下工作之中。
  1933年7月,王泰吉率部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耀县起义,为配合耀县起义,根据县委指示陈学鼎迅速组建起了八九十人的耀县游击队。随后耀县游击队与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红四团三支武装相继汇聚于照金,极大缓解了照金苏区的危机形势。
  1933年11月包家寨会议召开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心由照金转移到甘肃南梁。任红三团二连连长的陈学鼎跟随刘志丹迅速投入到巩固和扩大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然而1934年6月的一天,陈学鼎在前往南梁开会途中,不料坐骑失蹄坠马,他的脚被套在了马蹬上,马受惊后狂奔,将他生生拖行了十多里,致使他的脑部严重受损,险些丧命。此次的遭遇使他的身体落下了终身残疾,但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始终不忘党的工作,伤未痊愈又积极投入到了革命斗争中。在他任西安市政协副主席期间,还多次回家乡耀县了解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地方解决实质性的困难。
  1982年6月17日,陈学鼎与世长辞,享年76岁。他为人民和国家鞠躬尽瘁,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他都从未想过要放弃,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今年我馆开展“口述历史:走访革命先辈亲属”活动,在探望采访陈学鼎之女陈静时,我们了解到,陈学鼎在坠马之后一直卧床不起,多年之后他甚至连吃饭喝水都要人帮助,而且他的肩膀上还留有不知何时作战负伤的枪眼,连子弹也是在多年之后才取出来的,但是他却从未给家人讲过他艰难冒死和打仗受伤的经历。后来国家还给他颁发了残疾证,但他却从未使用过,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占国家的便宜,我这些不算什么的,我只是受伤了而已,比起那些千千万万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同志们,我已经很幸运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照金精神中“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
  在陕甘边革命的炮火中,有无数像陈学鼎一样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和民族前途命运不懈抗争的英雄们,他们用血和泪筑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的史册上,他们将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红星,永远照耀着这片红色热土,永放光辉!
【网站编辑】崔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