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手机版
首页
简介
新闻中心
党建工作
文献资料
品牌工作
红色记忆
基地建设
红色文创
参观服务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视频展播
【照金纪念馆党员微课堂】第二十一讲:弥足珍贵的教科书
来源: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0-06-29 14:13
浏览次数:次
本期主题:《弥足珍贵的教科书》
讲述人:张嘉欣
视频链接:
https://v.qq.com/x/page/y3106xwb7m4.html
大家好,我是照金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张嘉欣,本期照金纪念馆微课堂由我为您讲述《弥足珍贵的教科书》。
在照金纪念馆有一本特殊的教科书,左开本,竖开右线订装,这本看似破旧的教科书中凝聚的是一位革命英雄的精神与心血,她就是张景文。
1934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荔园堡成立,为了发展苏区的教育事业,政府办起了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由张景文担任教师。教室是一所没收地主的房子,设施十分的简陋,同学们就架起木板当课桌,垒土台当凳子,用石板当黑板,扫锅黑当墨汁,以地面当纸,以木棍当笔,办起了课堂。张景文带领着60多名学生,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始教学。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景文觉得,每天不能仅局限于给孩子们教识字,应该传授给他们更多的东西。没有像样的课本怎么办?张景文想自己编写,可是在内容上一时没头绪。这时,一旁的刘志丹就说:“给孩子们讲讲爱国爱民的道理,讲讲孝道,孝就是尊重老人,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听了刘志丹的话,张景文茅塞顿开,那应该讲马克思呀!他可是世界的革命领袖,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中的第一课:“马克思是谁呢?他是世界革命的领袖,他终生领导着我们穷人革命,还把穷人革命的办法指示出来”。课本的内容得到了刘志丹的肯定,张景文非常开心,但是应该写在哪里呢?苏区的纸和笔都是稀缺东西,只有领导人那里还有一些笔和纸,就在张景文一筹莫展的时候,刘志丹拿来了自己的笔和纸,有了刘志丹的帮助,张景文的编写工作顺利完成。为了将这一张张带着墨香的纸张给装订起来,她还特地向当地一位针线活非常厉害的大婶进行了一番学习,“婶子,你教教俺把这书给缝两针,中不?”朴实的大婶就笑着回答说“咦,我滴乖乖,哪家的女娃不会针线活嘞?”说完哈哈一笑,张景文灵机一动的说:“婶儿,咱们新时期女性,可聪明着嘞,你一教俺就会。这个是我给咱们边区孩子编写的教科书,我想把它装订在一起。”大婶听了张景文的话激动的说:“你就是张景文吧,你的大名我早就听说啦,你虽然是地主的女儿,可从来都没有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人,反而帮我们不少,今天你拿来的这本书婶儿给你缝,以后有啥针线活了,都拿来婶全包啦!”平时大大咧咧的张景文,在此时露出羞涩的微笑。
不幸的是,在1935年秋天,西北根据地发生了严重错误肃反事件,张景文在这时也被诬陷成国民党派到根据地的“奸细”,11月在洛河川惨遭杀害,年仅29岁。如花年纪,她用生命在教书、育人、革命动荡不安的黑暗年代里,她是不灭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革命的路。
张景文牺牲后,这本弥足珍贵的教科书,先后经历了五位教师之手,让成百上千的孩子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极大的推动了革命的胜利。她英勇无畏的精神,为今日的我们树立了不朽丰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奔跑在新征程的跑道上,在我们心中红色激情始终荡漾,红色信仰永不褪色,也一定会书写好新时代的红色篇章。
【网站编辑】崔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