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8-08-01 09:58 浏览次数:次
身处火灾,面对大火浓烟,能救我们自己一命的除了消防员,关键还是自己的心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具备基本消防常识,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致命后果
火场逃生的错误行为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烟火向上蔓延。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
正确的火场逃生“六大法则”
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护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家中有绳索的(或将床单、被罩、窗帘等撕成条,拧成麻花状),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有条件的话最好戴上手套,避免手心被磨破。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
(文章内容转自“铜川消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