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馆务动态

【照金纪念馆培训侧记】“红”与“金” 的碰撞 书写今日照金辉煌

来源: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1-03-25 13:58 浏览次数:


  春意盎然,使命催征。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时刻,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经过精心筹备,在确保馆内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3月15日,照金纪念馆“学党史不忘初心 担使命砥砺前行”专题培训班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正式开班。
  临行前,郭洁馆长强调:“大家要珍惜部领导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成归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以高尚的党性修养,主动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传承红旗渠精神和照金精神。”26名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怀揣着对红旗渠的敬仰,对红旗渠精神的崇尚,跨越千里,走进红旗渠,开启“红”与“金”的碰撞,接受一场理论联系实际、学思践悟相结合的党性教育。
  “一条水渠何以成为时代伟业?”“红旗渠精神何以感动世人?”“党员干部前往红旗渠学什么、怎么学?”……学员们带着明确的问题,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
  本次培训时间虽不长,但日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学员们从不同角度充分了解了红旗渠及其所孕育的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60年代,英勇的林县人民面对十年九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向大自然开战,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劈开太行千重岭”,创造了人间奇迹——红旗渠。
  走进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学员们的眼睛一次次湿润,血液一次次沸腾,双脚一次次停顿,内心一次次震撼。
  穿越“红飘带”,重走“水长城”,来到“青年洞”,学员们用脚步丈量红旗渠的蜿蜒与壮阔,体验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的“人间天河”的壮美,感受共产党人面对自然灾害“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钢铁意志,身临其境带给学员们更深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观看话剧《红旗渠》、访谈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让学员们感受到了以杨贵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情怀、坚守,体会到了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历程,学员们被不屈不挠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和洗礼。
  经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影像教学,学员们又走进红旗渠干部学院报告大厅,聆听专题讲座《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红旗渠精神 践行党的初心》。
  学员们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接受伟大精神的深度洗礼,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经验;回顾了“引漳入林”工程的艰辛历程、红旗渠精神的产生与传承;感受了红旗渠设计者的创新,建设者的艰辛和领导的合心,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学习与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明确了在新时期如何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和照金精神,践行党的初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精神感染一方人。
  三天学习培训,学员们被60年代的林州人感动、震撼,也被今日林州人的精气神折服。安阳市委党校副校长赵锡信、副教授聂广睿生动流畅的授课,学员们被他们渊博的学识、激情绽放的语言魅力深深吸引,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作为林州人、作为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所洋溢的自豪和骄傲,这份自豪和荣耀,让学员们看到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林州的热爱、对先辈的敬仰。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郭子玉动情的讲解,学员们感受到她不只是在讲述一段历史,而是讲述作为“渠三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着她用讲解让更多的人走进林州,了解林州,感悟红旗渠精神。现场教学的刘鑫老师,虽然“红飘带”“水长城”“青年洞”这条一个半小时的道路,他已走过上百次、上千次,这里的故事他也已讲述过上百次、上千次,这里的一草一木他是如此的熟悉和亲切,作为红旗渠的儿女,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份执着让他在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播撒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60年代的林县人,用自己的双手,一锤一钎,创造出人间奇迹,造福子孙后代。今天像赵锡信、聂广睿、郭子玉、刘鑫这样的林州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红旗渠故事,践行着红旗渠精神。同为革命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学员们被林州人对工作的热爱、执着、使命感、责任感深深的感染,表示由衷的敬佩,并将这份敬佩化为自己今后工作的动力。
  “一段难忘的林州行,一生不变的革命情。”通过为期三天的培训,学员们被红旗渠震撼,被红旗渠精神感染,被林州人感动。
  副馆长宋建斌说:“本次‘走出去’求学,开拓了视野,充了电补了钙。在学习中更有感触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是在苦难中铸就的辉煌,是用奋斗赢得了未来;学到了干事创业的可贵品质,希望学员们能把红旗渠精神同照金精神熔铸于心,用心用情开展工作,建功新时代。”
  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瑜说:“红旗渠精神与照金精神虽属不同时代,但都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建立了闪耀时代的丰功伟绩,作为照金纪念馆的一员,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用精神武装头脑,用实际行动开创事业,做一名对得起照金这份时代伟业的红色传承人。”
  讲解员任云珠说:“此次红旗渠之行,对于我,精神上是一次鼓舞,灵魂上是一次洗礼,责任上是一次强化。日后工作中,要学好党史,弘扬照金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   
图片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时光总是短暂的,三天的学习培训转瞬即逝,从带着心动来到红旗渠,到带着感动告别红旗渠,最终必将带着行动回到照金这片热土。接下来,照金纪念馆人将学而行之,坚守理想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以务实的行动在工作岗位上苦干实干加油干,肩负起照金红色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使命,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书写今日照金辉煌,助力铜川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文字/刘佳 编辑/崔骞 审核/张瑜)
【网站编辑】崔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