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馆务动态

【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之三】照金纪念馆开展口述历史:走访革命先辈亲属活动(二)

来源:照金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8-07-26 15:31 浏览次数: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射了过去,照亮了未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回信精神,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立85周年,近日,照金纪念馆开展了“追忆革命历史 走访革命先辈亲属”活动。进一步挖掘陕甘边革命史,还原历史的细枝末节,整合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照金精神。


  照金纪念馆成立走访工作领导小组,由馆长尹天成、副馆长郭洁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抽选部分干部、讲解员为组员,集中进行走访。

  采访组第二站由郭洁副馆长带队,前往西安市临潼区,采访许权中和王泰吉烈士亲属。


赴西安市临潼区交口镇权中乡权中小学采访许权中之孙许小谋



为纪念许权中烈士而改名的权中小学,学校广场中央矗立着许权中烈士纪念碑

碑体上镌刻着习仲勋在1949年12月9日为纪念许权中牺牲6周年时题词

副馆长郭洁代表照金纪念馆向许权中革命烈士敬献鲜花

副馆长郭洁代表照金纪念馆向许小谋老师赠送纪念品

采访组一行参观许权中烈士纪念展

采访组一行与许小谋老师合影留念


  许小谋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60多岁。在回忆起爷爷那段革命往事时,心情十分激动。

  许小谋说:“我爷爷许权中早年是经过李大钊同志的介绍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和史可轩、李林、邓希贤(邓小平)等人创办了被誉为党的“黄埔军校”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为西北革命培养了军事干部和武装力量,大革命失败后领导部队进行渭华起义,也是西北军中最早出征的抗日将领之一,他率领的部队是一支没有穿红军衣服的抗日武装。1943年在宝鸡眉县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5年爷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赴西安市临潼区北田镇尖角村采访王泰吉烈士重孙王争红



王争红家中王泰吉烈士珍贵照片

1951年11月23日王泰吉父母前往西安革命公园在王泰吉烈士纪念碑留念

王争红家珍藏的王泰吉烈士证书

副馆长郭洁代表照金纪念馆向王争红赠送纪念品

王争红向采访组讲述王泰吉烈士的英雄事迹

采访组一行与革命先辈亲属合影留念

  王争红说:“小时候看到家里这张老照片(王泰吉先辈的烈士证),那时候不懂事并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样的荣誉,慢慢长大后了解了太爷爷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我从心底由衷的敬仰他。我太爷爷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一期学员,领到过渭华起义、麟游起义,渭华起义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只身前往河南南阳,在地主家打长工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被地主儿子发现压往南京监狱,他的父亲与杨虎城关系很好,杨虎城也很欣赏我爷爷便将他救出来一直留在身边,他领导的耀县起义给当时处在危机中的照金苏区送去了希望与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意志坚定的战士,在当时影响很大。在1934年他为了壮大武装力量,前往河南去争取土匪刘桂堂近万余人的武装力量,路过淳化县时,被之前的老朋友马云丛出卖被捕,3月3日在西安习武园英勇就义,年仅28岁。”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我们不能忘记,在充满理想的火红年代,年轻的中国军人,穿着单薄的布衣,穿过弹雨横飞的“百米生死线”,身上挂着宁死不屈的“光荣弹”,冒着炮火一往无前。他们经历过生离,见证过死别,激情在拼杀中燃烧,青春在硝烟中升腾,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了血染的风采。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勇做时代开创者,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新征程扬帆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接下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以习近平总书记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回信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挖掘照金革命史,持续开展走访革命先辈亲属活动。下一步,将陆续对刘志丹、王柏栋等革命先辈亲属进行走访,将“照金精神”发扬光大,使其在新时期焕发新的更璀璨的光芒!


(文字/许惠茹 编辑/崔骞 摄影/杨凡 审核/宋建斌)
【网站编辑】崔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