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官方微信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手机版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馆务动态

忆峥嵘岁月 承照金精神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26 10:33 浏览次数:

照金精神

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

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

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照金革命史是波澜壮阔的红26军发展史,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追求崇高理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在照金开辟红色区域的艰辛历程中,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在历史长卷上书写了浩气长存的动人故事,铸就了不朽的照金丰碑。让我们一同回顾那段动人心魄的烽火岁月!



故事篇


刘志丹

    “黄河两岸,长城内外,炎黄子孙再不能等待。挽弓持戈,驰骋疆场,快!内惩国贼,外抗强权,救我中华万万年!”这是刘志丹1925年写下的一首《爱国歌》,这一年他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便将誓死救国、一心为民当做自己必生的信仰。他这一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低潮的革命形势,刘志丹提出“白色、灰色、红色”三色论,来组织起革命的队伍,广播红色种子,创建起红26军,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在东征攻打山西省三交镇战役中不幸中弹牺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毛泽东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谢子长

    共产党就像陕北的毛头柳树一样,它杀不绝,把这茬杀了,那茬又起来了。白军杀人越多,恨他们的人就越多,当红军和参加共产党的就越多。共产党是杀不绝的,红军只会更强大。

    1934年8月,谢子长在指挥河口重镇战役时,因久攻未克,便亲到阵地前沿,查看地形,胸部中弹。由于缺医少药,只能用盐水清洗,将南瓜瓤子敷在伤口上,还将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拿出来给老乡。临终前,留下“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的遗言,时年38岁。毛泽东先后为他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


习仲勋

    “把屁股坐在老百姓这一面”是习仲勋多年从事群众工作一直坚守的初心。1933年春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构成立时,习仲勋年仅19岁,身兼三职,任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以及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在群众工作中,他一家一户做调研,常告诫同志们“永远不要脱离群众”,根据《中华苏维埃政府土地法》,制定了照金苏区分粮分地政策,赢得了百姓支持,增强了乡亲们的革命积极性,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故事篇

陈家坡会议

    “没有陈家坡会议,以后就没有南梁苏区了。”这是习仲勋同志1988年接受采访回忆起陈家坡会议时所做出的评价。这次会议是于1933年8月14日在照金陈家坡村召开的,由于红军主力二团南下失败,中共陕西省委又遭到严重破坏,红四团、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耀县游击队三支武装汇聚照金时,为巩固根据地、进一步扩大游击区所召开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由于激烈争论,会议召开了一天一夜,最终决定统一领导三支武装,统一行动,要不打大仗打小仗、积小胜为大胜,集中起有生力量形成有力的拳头打击敌人,为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也成为陕甘边领导人独立自主制定正确战略方针的起点。


薛家寨保卫战

    1933年9月中旬,国民党刘文伯部纠集耀县、淳化、旬邑、宜君、同官五县民团围剿照金。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带领军民奋起反击,打的敌人连连后撤,在追击敌人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0岁。村民祁振海自愿捐出两口棺材,将李妙斋和他的警卫员武功安葬在薛家寨的山上。

    10月中旬,叛徒陈克敏勾结国民党孙友仁部包围薛家寨,并从后山偷袭,妇女游击队王有莲等人为掩护主力撤退,子弹打光、麻辫手榴弹用尽,被敌人逼到悬崖绝壁处,纵身跳下薛家寨,铸就了照金火一般的丹霞。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照金烽火孕育了不朽的照金精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的诠释着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他们始终满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祖国之栋梁,更应不忘来时路,将照金精神根植于灵魂,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大业,把个人努力嵌入国家发展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进、与人民同心,树立昂扬斗志、坚定理想信念,让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照亮未来人生征程,久久为功,行稳志远,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照金赤旗飘,山间红叶翘。唯念先烈魂,精神染云霄!又到一年岁末时,“照金精神”作为照金纪念馆2017年系列专题的收官之作,把纪念馆最宝贵的财富——照金精神再次播撒在你我心间,让照金精神照亮你我心底,叩启2018年的大门。新征程,扬帆起航!


(文字、编辑/许惠茹)



【网站编辑】zhangyu